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的清晨,总在竹蒸笼的氤氲热气中苏醒。在江城镇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蒸菜,灶台上,一碗碗排列整齐的蒸菜在翻滚的蒸汽中若隐若现——粉蒸肉的醇厚、红薯蒸肉的软糯,是当地人的乡愁密码。
53岁的蒸菜师傅黄刚在江城镇唐淮源故居旁的将军巷,经营着一家以蒸菜为主的饭店——将军宴。这家饭店,也成了外地游客品尝这道地方美食的一个窗口。
江川蒸菜的灵魂所在——鲊面。锅热后倒入大米,放入草果、八角,小火炒30分钟左右,直至将大米炒至金黄,便可起锅,放凉后,将其磨细,鲊面便做好了。“做蒸菜的鲊面不能太粗,太粗中间会蒸不透;也不能太细,太细会黏在一起,口感就不好了。”黄刚道出了鲊面做得好的秘诀所在。
展开剩余63%黄刚告诉记者,蒸菜是江城镇世代相传的美食。从小,他便看着奶奶在村里的伙食团里做蒸菜,1996年,他便开了饭店,虽然饭店的位置几次变动,但主打菜却一直是蒸菜。
以蚕豆垫底的粉蒸排骨、以洋芋红薯垫底的粉蒸肉……现在,黄刚的饭店里有9道招牌蒸菜,这些菜在蒸制前,都会拌入佐料和鲊面。装入蒸碗时肉放下面,菜放上面;蒸熟以后,倒扣过来,油水就流到下面的素菜上,蔬菜的鲜和肉的香便融合在了一起。
在江川人的生活中,蒸菜早已超越了一般饮食的范畴,成为节日和人生礼仪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。除夕的忙碌中,待蒸菜出锅上桌,年的味道才真正弥漫开来;粉蒸肉、粉蒸排骨、鲊面藕等,是江川传统宴席“八大碗”中的重要角色……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,江城人都会过“蒸菜节”。选择这个时节,是因为农历六月,土豆、四季豆、红薯等蔬菜新鲜上市。江川人“择时而食”的智慧,让蒸菜与季节完美契合。同时,农历六月进入三伏天,热气腾腾的蒸菜既暖胃又暖心,成为当地人应对湿热气候的养生之选。
对江川人而言,蒸菜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,是亲情的味道,是无论走多远都难以忘怀的乡愁。
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摄影报道
一审 资渔
责任编辑 猫恩泊
责任校对 李鸿睿
主编 严云
终审 编委 李荣
发布于:云南省满盈网配资-配资正规网上股票配资-怎么找配资公司-股票正规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